内容详情
实战驱动 协同作战 在地灾防治中展现青年担当——地灾防治青年突击队经验交流
分类:
职工文苑
作者:
关军琪
来源:
地环分公司
发布时间:
2025-03-07 15:04
一、实施主体情况
在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大全活跃着一支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极具战斗力的青年突击队——地灾防治青年突击队(以下简称:突击队),突击队成立于2024年,是常备型青年突击队。在队长王鹏胜的带领下,8名队员充满朝气、干劲十足。队员们专业素养过硬,是工程地质、岩土、测绘等与地质灾害防治紧密相关专业的青年骨干,平均年龄32岁。他们分布于公司野外作业一线,积极参与项目实战,是公司驰骋地质、岩土市场,攻克艰难险阻的中坚力量,多年来在项目中冲锋在前,屡创佳绩,为国企发展注入磅礴青春力量。
二、背景介绍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与危害程度呈上升趋势,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挑战。与此同时,大量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扰动,进一步增加了地质灾害风险。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短板,如早期监测精度不足、预警时效性差、防治工程针对性不强、应急响应速度不够快等。
青年员工凭借其对新技术的快速学习能力、创新思维不受传统框架束缚的优势,成为推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发展的希望之光。公司顺势组建“地灾防治青年突击队”,致力于探索一套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地质灾害防治创新创效模式,通过科学可行的突击方案,提高突击队员的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发挥广大青年在“急、难、险、重、新”任务中的生力军作用,以项目实战为驱动,多专业协同作战,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青春力量。
三、模式概述
突击队围绕地质灾害防治核心任务,在业内专家指导下,构建以项目实战为引领,多学科交叉融合、多方协同联动的创新创效体系。精准聚焦从灾害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应急准备与培训、工程防治到应急救援全流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将青年队员的创新智慧与不畏艰险的坚强意志,切实转化为守护人民安全的硬实力、显著的社会效益以及行业引领示范效应。
依托国企雄厚资源,对内深度整合地质勘查数据、高精度监测设备、模拟实验资源等,对外积极联合高校地质灾害研究中心、行业顶尖科研机构,打造开放、高效的创新协作网络。鼓励青年自主发起创新项目,围绕地质灾害风险精准评估模型构建、生态修复型防治工程技术创新等前沿方向,全周期保障从理论研究、技术突破到实地应用的顺利推进,以敏捷应变策略应对复杂多变的地质灾害场景,全方位提升国企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四、实施方式
(一)项目驱动
2024年,突击队结合国家战略、行业趋势与社会需求,开展了大量实战项目,主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北煤-电集聚区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关键技术及示范;交口县、汾阳市、孝义市普适性监测预警设备安装;沁水县龙港镇北山滑坡、南坡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尖山铁矿采场北帮边坡滑塌区域治理项目;汾阳市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项目;阳城县董封水库清淤工程勘察项目;晋城市城郊大仓物流基地项目(一期)采空区治理项目。同时,突击队在汛期、冻融期对太原市尖草坪区进行了多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针对重点隐患区域提出了对应治理方案,并在典型隐患点开展了应急准备与培训,在公安、消防、蓝天救援及群众的配合下,取得了良好效果。
突击队借助公司平台,将各项目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项目重要节点组织技术交流会、野外现场交流,分享项目经验、技术资料,促进突击队横向交流。
这些项目实现了调查测绘、监测预警、勘查、设计、治理施工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流程、多专业领域协同作战。公司组建跨专业青年突击队专项推进,精细规划项目实施路线图,明确各阶段任务、时间节点、质量标准,确保责任压实到每位队员,保障了各个项目的重点突破、平行实施与扎实推进。
(二)培训赋能
借助国企平台,通过举办针对性强的前沿知识讲座,强化创新实操培训,注重培养队员的项目管理、科普宣传等综合素养。
专业知识讲座:组织全队积极参加国内外专题会议,了解国内外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沿理论。邀请国内权威地质专家开设系列讲座,内容涵盖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各个专业,深入阐释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让青年队员从根源上把握灾害发生规律,为创新实践筑牢理论根基。
软硬件实践操作技能培训:一方面,强化软件工具应用实操训练,针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灾害分析、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数值模拟软件、专业勘察设计软件等在地质灾害监测、风险评估、灾情模拟、灾害治理中的关键应用,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手把手教学,让队员熟练掌握数据采集、分析、可视化表达等技能,实现灾害信息的高效处理与精准解读,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强大的内业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开展硬件设备操作维护培训,围绕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合成孔径雷达监测设备、深部测斜仪、多功能无人机等先进监测仪器,邀请厂家工程师现场指导,确保队员不仅能熟练操作设备,还能在野外复杂环境下快速排除常见故障,保障监测与防治工程的顺利实施。
综合素养提升培养:除了培养队员的基础专业能力以外,还注重培养队员项目管理、科普宣传等综合能力,开展项目申报书撰写、灾害防治科普、短视频制作宣传,充分发挥青年队员的专业优势,全方位提升青年队员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拓宽创新视野。
(三)导师指导
邀请企业内部资深地质专家、岩土公司总工程师以及外聘高校教授、行业知名学者组成导师团,与突击队结对帮扶。
在野外钻探难题、室内实验数据分析、工程方案设计优化等关键环节,导师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提供“一对一”技术指导,加速创新项目从理论设想迈向工程实践,使队员少走或不走弯路。
(四)激励保障
队内表彰:公司内部设立交叉评估考核政策,对评分靠前的队员进行队内表彰。在年终大会上提供发言机会,分享实战经验,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与归属感。
内部推荐:在项目实战工作中,对公司发展有突出贡献的队员,考虑其个人优势优点,向上级部门推荐,助力队员个人发展。
生活保障关怀:对于长期奋战在野外一线的队员,保障其生活标准,让队员们在艰苦环境下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公司领导、突击队队长经常带队前往项目一线慰问,送去慰问品与诚挚关怀。此外,关注队员家庭状况,对于家中有突发困难,公司安排专人协助解决,让队员能安心投身工作。
有奖有惩:对突击工作不够重视,无法按时完成队内分配任务的队员,由队长进行谈话和警示教育。突击队不会放弃每一位队员,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五、工作启示和推广前景
(一)工作启示
在地质灾害防治这片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的关键战场上,青年突击队创新创效模式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充分彰显出青年群体无可替代的关键价值。公司秉持着对青年人才的高度信任,依托国企得天独厚的雄厚平台资源,精心为他们铺就成长的康庄大道。
一方面,全方位的赋能保障体系如同坚实羽翼,助力青年在艰苦的项目一线,无畏风雨、翻山越岭,精准判别地质灾害隐患;在分秒必争的应急抢险时刻,冲锋在前、沉着应对,迅速实施救援行动;于复杂深奥的技术研发领域,潜心钻研、攻坚克难,力求突破技术瓶颈,推动行业进步。正是在这样的磨砺中,青年们茁壮成长,成长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中流砥柱、行业先锋。
另一方面,跨学科的协同作战模式恰似一把利刃,打破了专业壁垒,使得地质工程、岩土力学、测绘遥感等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相互交融、碰撞,进而催生出一系列贴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综合性创新解决方案。
同时,灵活多变、敏捷应变的项目管理模式,能够根据灾害现场的实时状况、技术研发的动态进展迅速调整策略,确保创新项目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稳步推进,为国企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持续领航注入了源源不断、澎湃奔涌的活力源泉。
(二)推广前景
这一极具开创性与实效性的青年突击队创新创效模式,对国有地质灾害防治企业的现代化转型升级,对同类中小民营企业突出重围、突破发展困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该模式具备普适性与可复制性,各单位可充分借鉴其成功经验,广泛动员各专业青年力量投身高质量发展的滚滚洪流中,借助前沿技术与创新思维,以更小的成本、更高的质量筑牢防灾减灾的坚固防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保驾护航。